为实现文化强企目标学习 缅怀历史变迁、感受文明沉淀 为实现文化强企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爱党爱企业热情,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嘉信党委组织开展了安徽名人馆主题日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书写了它独有的光辉篇章。几千年来,淮河与长江的隔空对话、九华山与黄山的呢喃相依、诗歌与戏曲的饕餮盛宴,造就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江淮儿女,一批批彪炳史册的安徽名人。为了能够深切感受灵山秀水之间的徽风皖韵,我们一行人来到矗立于巢湖之滨的安徽名人馆学习参观。 他们或文韬武略、或赤胆忠心、或学贯中西、或艺苑风流, 在满腔热忱之中泽被江淮、星耀大地! 进入名人馆我们看到的第一位名人是大禹,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很小便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感谢这个人的付出,才能让我们的祖先扎根在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并最终演变成为了如今的大国。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场发生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大洪水。这场洪水席卷了整个中国,当时国家的领导者是尧舜,但是他们对于治水却并不精通,因此大禹便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带领着华夏先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在这场浩劫中生存了下来。正是因为大禹的功劳,人们对他十分信服,这才为夏朝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大禹在涂山会盟,娶涂山女为妻,生下儿子启,在十三年的治水工程中过门不入,涂山女代儿子启一起送路过家门的禹,言传身教的禹何止此一事。禹是中国奴隶王国的缔造者,他建立了夏。自禹至桀十七世,四百七十一年,如家风不变或一直提高,怎会换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安徽儿女努力展现出的文化内涵、家风传承等,才是英勇辈出的根源。心中唯有民族、心中唯有人民,才能!才会拼出智慧,才会不负家风!才是家族骄傲、才是栋梁。 包拯是春秋时的楚国大夫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世孙。是远近驰名的忠厚人。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有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做过许多有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不爱乌纱只爱民”,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宋代以来,关于包拯的口碑、话本小说、戏剧曲艺乃至当代的电影电视就演义了许许多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演义的包公的形象更丰满,甚至神化、传奇化。他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包拯断案的故事最为精彩,传播之广,溶进了人们炽热的“包公情”。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着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历代评价: 士大夫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 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欧阳修: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着在朝廷。 司马光: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仁宋时,包拯最名正直。 刘敞: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吴奎: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 张田: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包顺: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 王称:拯为人不苟合,未尝伪辞色以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亦皆绝之,人多惮其方严,仕已通显,奉已俭约,如布衣时。 朱熹:复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脱脱: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胡适: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公。
严以律己,铁面无私的包大人何止在当朝有名旺,对待皇亲对待自家亲人,不以放过一个坏人不会怎样的心态来对待手中的权力,才能使宋朝在那一段时间里社会正气得以舒展,对外对内的治理、整治带来有力提高;人民生活空间公平提高,幸福感也提高,人民认同包大人,也认同当时的王权,美名得以远远流传,为后人(我们)学习的楷模。 胡宗宪在接受任务前立下誓言:“我这次任职,不擒获王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到任后,胡宗宪严明军纪,大力整顿,使得当地的军队战斗力有了快速的提升。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亲临前线,指挥战争,最终消灭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他聪明好学,擅长诗文,流世著作十余种;他二十七岁中进士,步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他善兵法谋略,抗倭立奇功;他在三百多年前就为我们做出了抗日的表率,展现出了我大中华的民族气节与智慧,维护了大明海疆的稳定。 在“戚继光挥师救仙游”展位。见展位前灯光渐渐暗了下去,玻璃墙内,灯光渐渐亮起。然后,橱窗内呈现出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飘扬着明王朝的旗子。城楼上有游动巡视、守卫的士兵。城楼面临大海,城下是一条小道,小道的右端是百姓居住的草房。突然人声沸腾,小道上出现了一群百姓,他们纷纷向城内逃去。而守城的士兵为防止倭寇的袭击,却关上了城门。这时只见一个小孩与父母失散,没能逃进城中,就在他和一些没逃进城的人四处躲避时,一群倭寇对百姓烧杀掠抢,并攻城。在这紧急关头,戚家军的飞骑犹如天降一般,从倭寇的后面杀出,歼灭了倭寇。刹时,城门大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百姓夹道欢呼,迎接凯旋进城。 在名人馆众多名人里,最让我感慨良多的是邓氏家族。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 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6岁时,邓稼先在拿到美国博士学位九天后便毅然返回1950年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34岁时,他告诉妻子“我要调动工 作,明天就走” 。面对妻子的询问,他的回答却只有简短的三个字“不能说”。自此,他从所有熟悉他的人当中消失了28年,归来时却因长期遭受核辐射成为一 位罹患直肠癌晚期的老人。在生命的尽头,他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疼痛不止,止痛剂从每天一针发展到每小时一针。令人动容的是他躺在病床上说的最多的一句 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的太远。”看到这里我不禁思考,是怎样的信念指引他甘于奉献!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一项又一项成就! 在合肥名人馆中遇见邓氏家族多人同堂 。邓氏家风是传承的基础。(邓石如1743-1805)、(邓艺孙(1857年-1913年)以天资聪颖,深受曾国藩、左宗棠青睐;邓以蛰(1892.1.9—1973.5.2)邓石如(完白山人,1743-1805)的五世孙,日本结识了他的同乡陈独秀,这对他接受新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1911年回国,从事文化教育。1917年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特重学习美学,是我国留学生到欧美系统学习的先行者之一。 在邓稼先回忆父亲邓以蛰的文章体现出了家风传承:1940年春末,我告别父亲,穿过层层封锁线,转香港经越南到昆明,十七岁考人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日本敌机轰炸下躲防空洞的日子里,我牢记父亲的期望,苦学苦读,准备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生。 1950年,我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牢记父亲的叮嘱,走上科研岗位。后来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研制核武器,隐姓埋名二十八年,就很难再看到父亲。但父亲的慈爱始终伴随着我,给我以力量和支持。父亲从不问及我的工作,父母极想念儿子,却从不表示希望见我,父亲病重时,也从不要求我看望。老人知道儿子需要坚守岗位,他全心支持我为了祖国的强盛献出自己的一切。纵观父亲的一生,是追求真善美的一生。 父亲非常珍爱先祖邓石如的书画原件,即使在战乱年代,家中一贫如洗,无钱医治吐血症,全家忍饥挨饿的岁月里,也舍不得将珍藏的书画出卖。可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将先祖邓石如的书画珍品,全部捐献给国家。故宫博物院曾举办“邓石如先生诞生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展览”,展出那些珍品。 父亲是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亲身经历了清朝的腐败,军阀混战、列强欺凌瓜分中国的岁月,特别是八年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日寇铁蹄蹂躏下,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让他永难忘记。父亲一生的志愿,就是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强盛。他自己长期身患重病,寄希望于儿子长大为国家作贡献。 童年时代,父亲对我的教育很严格,除了学小学的课程以外,还让我读四书五经,每天背诵古诗词。后来又让我苦读英文,专攻数学,为我打下了全面的文化基础。这些学习使我终生受益。后来从事科研工作,我能用准确简炼的文字写出科研报告,并能直接阅读外文参考资料,就是童年时代打下的基础。日寇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庆祝侵略中国,强令学生游行,我出于爱国心将那游行的旗子踩在脚下,招来杀身之祸,父亲果断地让大姐带我逃离北平,奔向大后方。告别时,父亲谆谆叮嘱我:“稼儿,为了祖国的强盛,你要立志学科学,将来报效国家。” 对父亲的专业了解甚少,但父亲的人生追求,对教学的严肃认真,待人的真诚,生活的朴素,特别是他那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深深地影响着我。他那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性格,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和他的同代人,在学术上相互切磋,国难当头时彼此关心帮助的情景,使我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当年我考进崇德中学,就是杨武之教授向父亲建议的。从此,我和杨振宁同学,成为一生的好友。父辈传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面对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参观完毕如何能成为有担当的人,怎样结识这样的人,相信已有答案,我们犹如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又回到现实中。通过这次主题日活动我发现每一位名人在他成名之前都会经历一段默默无闻的奋斗期,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会迎来最终的升华。身为年轻的印刷包装人,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经济发展蓬勃兴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期。一代代印刷包装工作者,发扬“以献身印刷包装事业为荣、以创新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产品遍及全球,为祖国和人民发扬文化,传播产品, 付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拥有远大的理想和甘于寂寞的品质。与其在黄昏擦拭悔恨的泪水,不如趁年少镀亮青春的容颜。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将继承先人的遗志,弘扬先人的奋斗精神,消除浮躁心理,刻苦努力,力争把当前的工作做得更好,争取为印刷包装事业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自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日新月益,人才辈出,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简单的从为人民的角度对看待名人、伟人的共性。为民族、为正义、为公平的都永留青史。他们的遗言也大多是为民族担心担忧。 反看历史中的罪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小家而无视其他和存在的大义。人性在反派中也是表现的淋漓直至。人性之恶多次刷新人类底线笔笔在目, 在历朝历代中他们反而衬托出名人的贵、真、善。 只有共产主义发现了此规律,并且引导我们图强立志,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不为个体的小过而不加以指导改过,不以善小而不为,才能在发展中稳步向前。在企业中也只有为企业在长远着想,高度重视产品品质、重视消费者体验,始终饯行质量是血、客户是命的质量观的执行者才是企业的佼佼者。才能为参与企业共同努力的所有者负责,才能成为大多数人想要的朋友,不为留青史,只为放光彩!
|